科研基础知识
写在前面:感谢 hxr 学姐的补充
- 选择最新的 CCF 推荐的英文顶级会议/期刊上的论文(CCFA)
- https://www.ccf.org.cn/Academic_Evaluation/By_category/
- 优先选择会议论文
- 顶刊的论文技术一般会比会议论文滞后2-3年
- 安全+软工
- 四大安全顶会:IEEE S&P Usenix Security CCS NDSS
- 四大软工顶会:FSE ICSE ASE
- 一般只读长文 Regular/Full
- 不推荐读中文论文(除非刚入门)
值得读的论文
Section titled “值得读的论文”- 顶会A > 顶刊 A >一般会/刊 B > 其他
- 发表时间近 > 远
- 引用次数多 > 无人引用
- 知名高校、研究组 > 不知名
- 通讯作者(导师)的知名度
- 其他加分项:代码、数据集、结果可复现

- Introduction + Related Work
- 看上两部分中的
- Google 学术主页看导师、大牛的论文
- 批判性阅读
- 不用替作者考虑,不用去维护作者的观点
- 把作者想象成你的对手,找办法攻击他
- 做的不好,没有考虑到的地方才是你有可能复现/写论文的地方
- 作者做的工作方向正确吗
-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替代的方法
- 用的工具/复现方法 >> 更好的/更快的
- solution 的局限性/没考虑到的地方
- 某些步骤的优化
- 某些劣势因素能不能提升一下
- 安全类的paper:assumption >> 假定攻击者或防御者 能够使用什么攻击/防御
- 限定条件
- 如果条件很严苛(和真实情况脱节),实验的意义会减小
- 逻辑是否清晰
- 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否合适,数据是否可行,是否存在幸存者偏差
- 数据分析的方法是否合适
- 图表
- 异常点
- 为什么会出现与趋势不一致的情况
- 异常点
- paper 里有没有好的点
- 好的观点能不能被应用于其他领域
- 看论文就像读书一样,看完就要筛出关键点,整理到自己的知识库里
- 尝试一句话总结文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关键点归纳
- assumption
- challenges
- solutions
- data
- conclusions
- 关键点归纳
- Abstract:下一步怎么做
- Introduction:研究动机,怎么组织解决问题,贡献
- System Design:每一步的做法和原因、解释(看合不合理)
- Experiment:
- 怎么组织实验和获得分析结果,怎么统计结果来获得结论
- 怎么与别人的结果进行比较
- 有没有显著提高
- Discussion:
- threats to validity
- 结果的局限性
- 评估 paper 的重要程度和相关程度
- 好的论文可以用作对标
- paper 是否靠谱 (有效?)
- 实验结果能不能支持 paper 的观点
- 实验结果真的好吗
- 实验效果提高了多少
- 限定指标
以ai方向为例
1.李沐教你读论文
李沐老师的三步法快速度文献: 如何读论文【论文精读·1】_哔哩哔哩_bilibili
在这个合集中,老师选取了几个ai领域的经典文章进行带读。可以尝试自己先读,然后再看老师的视频,比较一下你的思路和老师的有什么差异,不断改进和学习。
2.日积月累
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将觉得有价值的论文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放进阅读器里(不用论文阅读器也行,看个人习惯)。每隔一定的周期简单总结一下最近读过的好文章method,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网,不断提高自己在这个方向的认识深度。
适应英文论文。大多数时候我们会选择将文章翻译为中文阅读增加速度,但是进行英文论文的阅读训练有助于你熟悉高频出现的复杂专业词汇,以及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含义。
3.跟进潮流
读一读最近含金量高的顶会好文章,不完全读懂也没关系,目的是大致了解所在领域的热门,大致把控可能的发展方向。
- 设计了什么算法/工具
- 做了什么改进(首先找难点)
- Introduction
- Background & motivation example
- System Design
- Overview
- Details
- Implementation
- Discussion(Threat to validity)
Introduction
Section titled “Introduction”(大概推销一下你的作品,就像你要想办法卖个好价格这样)
- 什么现象/问题
- 最先进的方法里的局限性
- 为什么上述局限性一定要克服
- 核心观点+这个观点实现过程中的挑战(别让别人觉得你这个有手就行)
- 总结实验的结果
- 你的贡献
Background & motivation example(*)
Section titled “Background & motivation example(*)”- 大概介绍一下你是这么搞的,作品是干嘛的
- (安全:threat model 和 assumptions)
- 写的太宽泛容易被毙了
- 给个研究动机的例子来直观表述
- 具有挑战性的点
- 用了自己的产品有什么好处(解决之前提到的问题,弥补前人的不足)
System Overview
Section titled “System Overview”- 画流程图(总体的流程)
Detailed design
Section titled “Detailed design”让人相信你真的能做出来东西,不能只画饼吧
- 介绍输入、输出
- 功能化的介绍各步骤,以及之间的联系(来个图?)
- 每一步里的原因,关键细节重点说明
- 侧重创新点
- 为什么你用这个方法
- 前人的不足
- 你的改进
- 把优点写出来
- 每一段间来个承上启下的句子(逻辑连接)
Implementation
Section titled “Implementation”- 一些关键信息
- 用了什么样的代码
- 给不给工具、代码的链接
- 列出回答的问题
- 评估 工具/算法 各个模块的功能,有效性
- 评估 工具/算法 等的性能细节,展示
- 对比以往 paper
- Case Study(可选)
- 使用不同图标来展示结果
- 清晰直观
- 你也不想审稿的人不开心的放大该死的图
- 顺便给你挑挑刺吧
Discussion(Threat to validity)
Section titled “Discussion(Threat to validity)”- 局限性原因
- assumptions
- open problems
- prohibitive manual efforts
- scope of this paper
- 给点解决办法
- 不要用长难句
- 本来就不好懂,还炫技
- 避免用被动句
- 罕见的 adj. 或 adv.
- 不要用模糊的语句
- 比如 some/many/a few 这种,有多少说多少
- 多给点原因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 清晰的主谓宾结构能够帮助理解分析,让审稿人看起来别这么费力
- 引用其他的论文来证明你的观点
- 第一次出现的缩写或是生僻名字,给点解释,省的有人看不懂给你毙了
- 不要乱用大小写,显得不专业/没有好好修改
- 大小写要统一,不要乱七八糟的,就像定义变量一样
- 名词不要改变,动词可以改变
- 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改变适当修改,省的千篇一律
- 页数要写满(正文)
- 把图表,实验结果都放上去
- 把原因分析什么的都写上去
补充推荐

1.《学术写作要领》中/英文
推荐使用方法:检索目录,针对性使用
[They Say, I Say_ The Moves That Matter in Academic Writing.pdf](D:\暂存\They Say, I Say_ The Moves That Matter in Academic Writing.pdf)
2.论文中的参考图
- 外包:如果参考图过于复杂,并且组里比较有钱,适当的外包是一种节约时间的做法。
- 自己画:颜色适当丰富而不凌乱的配色和流程图,更容易获得审稿人的青睐。
- 对自己:帮助总结、凝练论文
- 论文读完很快容易忘掉
- 后面写论文/毕设需要用
- 提高 PPT 制作能力、讲解/展示能力、回答问题的能力
- 对他人:每个人经历有限,只能精读少数论文
- 抓重点

-
对最近读的文章按主题进行总结
-
归纳关键方法,对比相似方法
-
听同门的汇报,寻找对自己有用的思路
-
天马行空找创新点。是否能实现是其次,只要觉得有意义都尽可能罗列出来参考
-
近期读论文或实验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寻求导师的帮助和建议(请不要张口就来,提问参考《提问的智慧》)
-
论文阅读器:知云,小绿鲸等
有整理分类,笔记保存和专业翻译功能的论文管理软件
-
文献管理与引用:endnote
就是帮你在论文后面添加”引用自xxx文章“的小工具,使用方法自行检索
-
数学公式:
LaTex(上手略复杂,专业)
MathType
PPT/word(适合来不及学但必须要高速发表的论文,比如美赛论文,乐)
-
画图
亿图图示
在线UML图绘制工具
excel